远大前程
焦点访谈: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这件事圆满收官!🧜《远大前程》🚻“离婚买房潮”再次出现,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早在2013年3月,随着当时“国五条”限购政策的出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出现了离婚登记人数突然成倍增长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在当月有4684对夫妻离婚,是前一年同期的2.4倍。更夸张的是,一个月开出去的单身证明多达23627张,是前一年同期的2.55倍。
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中写道:“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发展成为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断壮大。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旦政党放松自身建设,就可能出现僵化老化退化等病症。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一夜之间垮台的教训警示我们,一个政党不会因为建党时间长,就自然得到稳固的执政地位;大党的治理具有其特殊性,在执掌政权时比夺取政权时面临的考验更大。只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够解决大的难处、保持大的样子。,新时代强调理论强党的实践导向,就是将理论强党贯通于党的各项建设中,体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上,体现在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上,体现在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上。就是将理论强党落实到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上,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爱国情怀。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侵略掠夺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北京一次次见证了中国的屈辱历史。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人民疾苦,党的早期革命者上下求索、不懈奋斗。“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这是李大钊向国人发出的时代呐喊。这期间,李大钊发表系列文章,号召为“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而奋斗,强调革命者要关心水深火热中“倒卧着几千百万倒悬待解的农民”。1919年5月4日,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李大钊、陈独秀认为,中国要革命、社会要彻底改造,仅靠一场运动、一股激情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以完成“中国彻底的大改革”。他们率先提出从组织层面建党的计划,以上海、北京为中心,分别发动又互相联系,共同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而积极工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在那个灾难深重、风雨如晦的年代,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不顾个人安危,不计物质得失,以“铁肩担道义”的崇高境界,毅然投身于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创造人民大众幸福的崇高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又诞生和成长于中国大地,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把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与党群关系高度统一,把纪律和自由高度统一,把“知识、信念、行动”高度统一,把历史的必然性和自身的先进性高度统一,把继承与创新高度统一。这些政治文化蕴藏着党不断获得成功的密码,在100年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党自信,并逐渐沉淀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基因图谱。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探索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夺取全国政权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制定《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确定了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建立了国家政权组织体系。我们党进而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党性原则。我们要准确掌握“党史姓党”的基本要求,深刻把握贯穿全书的党性原则,深入领会党史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看待党的历史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深刻认识我们党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永葆政治忠诚,做到学史爱党、学史为党。,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同时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基于战后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适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行“一化三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我们党又准确把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始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期间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尖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編輯:樱井亚美】
相关新闻
- 为了人民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大家手笔) 2023-05-28 11:21
- 让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2023-05-28 11:13
-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2023-05-28 11:10
-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2023-05-28 11:45
- 新时代我国地方治理的新进展 2023-05-28 11:50
相关新发布
- 弘扬创造精神 实现复兴梦想 2023-05-28 11:52
- 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第六集《人民至上》 2023-05-28 12:00
-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2023-05-28 11:06
- 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023-05-28 11:56
- 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2023-05-28 11:59